泽连斯基表示,他对乌克兰获胜充满信心,因为乌军有一整套“神秘的”威慑性武器。这究竟是什么武器让泽连斯基如此自信?
一种猜测是,乌克兰已成功试验并在实战中使用了“远程海王星”导弹,其射程可达1000公里,能覆盖俄罗斯大部分欧洲领土,包括主要工业城市和军事基地。乌克兰还计划在2025年实现巡航导弹年产3000枚,包括射程1000公里的“海王星”巡航导弹以及750枚格罗姆-2弹道导弹,这将极大地增强其战略性打击能力。
另一种猜测是,乌克兰实现了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弹国产化比例达到91%,并且发展了射程700公里级别的火箭炮。乌克兰本土研发的各种装甲车辆、步兵战车、先进自行火炮也开始批量生产并投入战场,技术指标接近或超过北约标准。
此外,乌克兰在无人机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无人机技术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俄军造成了较大威胁。
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在战争期间实现了显著跃升。战前乌克兰的年度炮弹生产能力为10万发,到2024年猛增至255万发,已超过北约全部成员国的总体产能。这种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乌军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供应,增强了其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能力。乌克兰军队已具备反攻乃至跨境作战的军事能力。从库尔斯克坚守到转攻别尔哥罗德并建立100平方公里的占领区,乌克兰军队已经表现出跨境、纵深远程作战的能力。乌克兰在持续的作战实践中不断调整战略战术,得益于来自法国等卫星情报支持等外部资源,建立了高效的侦察预警和精确远程打击的立体作战体系。
乌克兰军队在别尔哥罗德方向的行动表明其具备跨境作战的军事能力。2025年3月18日,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发起跨境行动,使用小规模但机动性强的部队,辅以无人机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成功在别尔哥罗德地区建立了前进基地,迫使俄军重新分配部队应对这一新战线,从而缓解了乌克兰东部前线的压力。经过近十天的战斗,乌军已深入俄境约20公里,控制约150平方公里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