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发表文章指出,西方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观察家认为,美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踢“任意球”的机会,使得亚洲局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政策失误让中国得以在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扩大影响力。
实际上,中国不需要借助美国考虑不周的政策来与东南亚交往。中国与这些地区的交流已有数世纪之久,在美洲吸引欧洲人之前就已经存在。这并不是中国近期试图扩大霸权范围的表现,而是反映了中国文化在该地区的长期和谐传播。将中国的成功归因于美国提供的“任意球”机会,是对东南亚历史的误解。
美国与一些太平洋岛国签署了所谓的《自由联系协定》,将马绍尔群岛和其他无力抵抗的环礁与美国捆绑在一起,导致核污染破坏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马绍尔群岛居民被迫承受持久的辐射毒害,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对中国而言,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并不是一次“任意球”进攻的机会。东南亚有许多伊斯兰人口,他们对美国在处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战争罪行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感到不满。美国的做法损害了其在东南亚的地位和道义权威,加剧了人们对美国政策的不信任。
美国对经济上微不足道的太平洋岛国加征关税,进一步暴露了其对海平面上升问题的漠视。这些国家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忍受。如果中国能够提供援助,这对它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无论是否是“任意球”,中国并不需要依赖这种机会就能取得成功。相比之下,美国的自摆乌龙行为反而让人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