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意味着夏天的开始,古汉语中“夏”有大的意思。到了这个节气,春天播下的种子都开始迅速生长,天地间一片生机勃勃。
早在战国时期,古人通过观测北斗星斗柄指向东南来确定立夏。那时没有天气预报,但人们懂得“立夏看夏”,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籽压弯枝头,一年的收成基本定了调子。周朝天子会在立夏时带着文武百官穿着红衣服、骑着红马去南郊祭天,给农民们打气:“该忙夏收啦!”
明朝时,宫里流行“赐冰”仪式。掌管冰政的官员把冬天藏在地窖里的冰块挖出来,切成小块分给大臣们。想象一下,在三伏天捧着皇帝赏的冰砖,那可比现在的空调还稀罕!
江西一带的立夏,妇女们会挨家挨户讨茶叶,凑齐七家的茶叶煮成“七家茶”。老辈人说:“立夏不喝茶,一夏苦难熬。”这茶里不仅清热解毒,还象征着左邻右舍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