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虽已告一段落,但印度和法国关于“阵风”战机的争议仍在继续。早在本轮印巴冲突爆发前,印度就试图向法国索要“阵风”战机源代码,以便将自家国产武器整合到战机上,但达索公司拒绝了这一要求。
随后,法国提出一个折衷方案:由达索公司提供一种“有限合作框架”,包含法印双方组建的联合技术工作组和一套“受限制”的软件开发包,以允许印度有选择地将其国产武器整合到“阵风”战机上。然而,根据冲突平息后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度似乎没有接受这个提议。
现代战机高度依赖软件集成,源代码相当于战机的“数字大脑”或“钥匙”,控制着飞控、人机交互、武器系统等功能。美国F-35战斗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机载系统的数据链和关键备件高度依赖洛克希德·马丁的技术支持。尽管以色列获得了部分源代码,可以将国产武器整合到战机上,但美国至今没有向其他盟友开放F-35源代码。因此,欧洲媒体担忧各国购买的F-35战机会被美国一键锁机。虽然美国“战区”网站辟谣不存在这种后门,但也表示如果停止软件更新或授权,同样能让欧洲无法使用战机。
印度也面临类似问题。即使假设印度能将其“万国牌”装备整合到一套作战体系中,如果没有“阵风”的源代码,战机将无法嵌入到印军指挥数据链中,导致空军各兵种在实战环境下几乎无法协调作战。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早已完成了数据链共享与深度整合,这使得巴军歼-10战机能在超视距发现并击落印军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