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汛期将至,全市1223个山洪沟村已各自完成了独家定制的防洪避险方案。这些方案准确到户制定转移路线,摆脱了过去粗放的转移方式,实现了“一村一策”,让防洪避险更安全、更精准。
一批水文监测设备也同步更新,为“一村一策”提供了前端信息决策支持。多功能水位计附属设施集信息采集、供电和传输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提高了山洪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京西古道风景区往西的韭园村,驻村第一书记邓玮表示,有了防洪避险一页纸,村民们在汛期到来后心里更有底。这页纸上清晰标注了山洪来临时的转移路线、责任人信息及联系方式、重点人群基本情况等重要信息。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转移方案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目前,北京市水务局已经制定了“一村一策”防洪避险方案,涉及门头沟、房山、昌平、密云等10个区。通过数据采集和模型推演,确定了这些村庄的风险等级。一旦山洪来临,各村将根据预案进行更精准的风险转移,确保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