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提出关税措施。他表示将对所有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但若在美国制造则不收取任何费用。他还警告说,如果有企业承诺建厂却没有实际建设,将会追溯计算并征收关税。
这一新的关税政策是继“对等关税”、汽车关税、钢铝关税等之后又一个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的举措。尽管美国在芯片和半导体行业拥有市场优势,但由于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和干预企业经营的行为,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稳定。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投资承诺”来应对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些承诺往往并未完全兑现。例如,苹果曾承诺在美国本土投资3500亿美元,软银承诺投资500亿美元,但实际上投入的资金远低于承诺金额。
特朗普此次提出的高关税不仅是为了巩固美国在关键行业的优势地位,也是在警告企业不要只做表面功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承诺在美国投资并在美国投下了一部分资金的企业大概率不会被征收100%关税。然而,仍有许多细节上的疑问,如总部设在美国的企业如果使用非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和半导体是否会受到加征关税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自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全球供应链体系逐渐碎片化,贸易秩序被打破重塑。美国似乎从中受益,截至7月初,美国已获得了1000亿美元关税收入。然而,依赖进口贸易的美国企业至少已损失了800多亿美元。此外,如果因关税问题导致贸易环境恶化,美国未来还可能面临通胀风暴,导致家庭开支急剧增加。
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经济体也不见得都会承认协议的有效性。日本表示美方公布的公告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一致,并要求修改。越南等国则未对此发表评论。这表明,美方发动的关税谈判还有许多变数。
对于芯片和半导体产业来说,全球尖端企业高度依赖非美市场和加工产业链。如果都被强制回到美国生产,可能会促使其他经济体打造非美产业链供应链,从而导致美国制造的市场份额下降。因此,美国现在获得的“关税红利”本质上只是短期的政治红利,长远来看并不一定有利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