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表示:“50来岁,正是闯的年纪。”这句话彰显了他跨界造车的决心。这场以“改变”为主题的演讲中,雷军回顾了小米过去五年的转型之路,并首次深入解析了小米造车和自研芯片背后的决策细节。
雷军强调,小米正在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战略上,也体现在具体的产品研发过程中。例如,在汽车领域,小米经历了多次关键决策的动态调整。Ultra项目经历了立项、暂停再到重启的过程;YU7车型则放弃了大空间设计,转而聚焦高性能,并在长途实测后取消了620公里续航版本。
即使在没有新车发布的传播平淡期,小米也推出了定制服务,将超豪华车才有的这项服务带到了小米汽车,提升了用户的情绪价值。雷军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名来自浙江诸暨的小米工程师阿灿,凭借对汽车的热爱和执着,成为小米汽车团队的一员。2021年,小米宣布造车时,这位底盘工程师连夜请求同事引荐,表达了无论小米汽车在哪里造,他就举家搬到哪里的决心。
在团队的努力下,小米汽车设定了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的目标,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然而,高性能电机在市场上难以找到适配品,小米决定自主研发,即便成本飙升也不妥协,最终诞生了小米V8S超级电机。雷军解释说,选择自主研发是为了避免代工厂的技术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