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国天气网消息显示,截至9月24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个台风生成,其中7月至9月有18个台风生成,8个登陆我国。无论是台风生成数量还是登陆数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王澄海解释说,台风扎堆出现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海洋表面温度等因素有关。今年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位置偏北偏西,其南侧对流较为活跃,形成的热带扰动较多,使得台风生成的机会增加。同时,7月至9月海水温度偏高,有利于台风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向纯怡指出,台风在副热带高压环流边缘的低风切变区域活动时,垂直方向的风速和风向变化相对较少,有利于台风维持。此外,副热带高压南侧对流活跃时,形成的热带扰动较多,也可能出现台风接连生成的情况。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4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称,2024年海面温度创历史新高,海洋热浪达有记录以来的最严重水平。王澄海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海面温度持续上升,理论上有利于台风生成潜势增加和强度增大。近年台风季的异常活跃正是海洋热量积累的体现,但台风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单一年份的活跃不能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需要长期统计验证。
王澄海提醒,在台风扎堆期间,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和路径预报。一旦台风来袭,应尽量待在安全、坚固的室内,取消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尤其是不要到海边观潮或嬉水,远离广告牌、大树、电线杆、脚手架、危墙等容易倒塌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