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林更新事业心  机器人 

[快讯]雨带北移 重构生态格局的“大考” 降水变迁重塑南北

   2025-10-17 01:36:52 互联网35
核心提示:西安城墙近日长满苔藓。近段时间以来,华北和西北等地许多地方雨下不停,很多人都感觉如今的北方降雨甚至比江南还“江南”,而江南本身却成了高温少雨

西安城墙近日长满苔藓。近段时间以来,华北和西北等地许多地方雨下不停,很多人都感觉如今的北方降雨甚至比江南还“江南”,而江南本身却成了高温少雨。比如陕西就持续下了40多天的连阴雨,9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达314毫米,较常年偏多1.6倍,降雨量达1961年以来第二高。虽然大雁塔下的玄奘像披上苔藓变绿是AI制作,但明代城墙砖缝确实在连绵阴雨下迸发出青苔,披上绒毯般的“苔藓装”。

雨带北移 重构生态格局的“大考”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等权威机构的数据和专家分析,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确实呈现出北移西扩的趋势,这并非一年的特例,而是近年来一个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特征。最近10多年我国东部地区汛期多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等地,较之本世纪头10年和上世纪90年代明显北移。此前位于该线边缘的北京、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已逐渐稳固地位于线东南的半湿润区内。这种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华北雨季的显著延长,例如2022年雨季长达53天,较常年平均值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降水强度也明显增强,北京等地的年降水量频繁刷新纪录。

从科学上分析,这种变化是自然气候周期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大气持水能力增强,为强降水提供了更多“原料”。此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异常偏强,位置偏北、偏西,将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持续不断地输送到华北、东北甚至西北地区,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从而形成持续强降水。

降水格局的改变给北方不少地方带来气象灾害,但也带来了生态复苏。湿地面积持续扩张,干涸半世纪的湖泊重新蓄水,草原提前返青,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粮食种植面积显著扩大。毛乌素沙地在以往几十年的治理基础上已经快成为真正的森林,河西走廊呈现出汉唐盛世时的一片葱茏绿意,被称为水源漏斗区的华北,长期缺水的状态也得到了缓解。北京市水务局数据显示,当时北京那场创纪录暴雨,让北京大约接纳了50亿立方米水量,形成了水资源6.2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89亿立方米,地下水4.4亿立方米。缺水不得不超采地下水的河北,也因此带来地下水四十多年来首次水位回升。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裹足不进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裹足不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cn.gzbj58.com/news/194703.html

反对 0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裹足不进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1991659015@qq.com 客服QQ:199165901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99165901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