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墙板、楼梯、阳台等部件在工厂生产好,再运输到工地拼装起来,这种宛如“拼乐高”一般的建房模式正在政策推动下于各地逐渐铺开。日前,广州印发文件称,2026年起全市出让的居住用地100%实施装配式建筑;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用尽用装配式建筑。
相较于传统建筑工艺,装配式建筑具有效率高、绿色环保、质量稳定等特点。不过,也面临成本偏高、技术标准与体系尚待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没有飞扬的尘沙、轰隆的噪音,这种新型盖楼方式正越来越普遍。不同于传统现浇模式,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装配安装。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主要涵盖三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装配式钢结构(SS)以及装配式木结构(ZMJS),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市场主流。
早在2013年,中央及地方便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此后装配式建筑规模开始快速发展。到2020年时,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约6.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5%。2022年,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
政策鼓励之下,许多城市都发布了装配式建筑相关规划,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逐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在住宅、商业、工业、公建等各类场景中的应用占比。以近日备受关注的广州为例,《广州加快建设建筑业现代产业》意见提出,到2030年年底,广州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80%。为实现这一长远规划,广州设置了分阶段实施目标:2026年起,全市出让的居住用地100%实施装配式建筑;每年度出让用地中实施模块化建筑的建筑面积,占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


![[快讯]李雯雯写给李雯雯的信 为中国举重再多扛一点](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11/23314835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