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是峰会首次登陆非洲大陆。峰会以“团结、平等、可持续”为主题,从筹备之初就受到大国博弈的影响。美国高调缺席、俄罗斯总统因法律约束未能到场、中日双边互动中断,多重矛盾交织之下,外界一度预判会议将沦为“程序性空转”。然而,峰会首日便通过了联合宣言,打破了传统议程惯例,反映出全球治理体系中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激烈碰撞。

作为首位非洲东道主,南非自2024年12月接任主席国以来,精心规划了灾害应对、债务问题、能源转型和矿产开发四大核心议题。这些议题直指非洲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心诉求:灾害治理关乎脆弱国家生存底线,债务问题是发展融资的关键枢纽,能源转型决定产业升级路径,而矿产开发则紧扣非洲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非洲拥有全球多数新能源所需关键矿产,但长期以来仅作为原材料出口方,其提升产业附加值的诉求在峰会议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份为非洲发声的议程起初因大国缺位与对立陷入失焦风险。美国与南非的关系早在今年2月便出现断裂,特朗普政府以批评南非土地政策为由切断援助,并以南非“同中国走得太近”为由拒绝派任何高层参会,甚至试图胁迫南非放弃发布峰会成果文件。俄罗斯受困于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最终只能派遣外长参会。中日因台湾问题引发的会面中断也压缩了共识空间。三重困境叠加,几乎让南非借助峰会为非洲争取权益的努力陷入绝境。

然而,大国的缺位意外成为多边共识突围的契机。南非果断调整议程,将原本闭幕时通过的宣言提前为首日核心议程,最终获得与会各方一致通过。宣言包含122条内容,既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升三倍的目标,也承诺强化债务处理机制缓解发展中国家压力,更强调保护关键矿产供应链稳定。这种突破背后,是全球治理格局悄然变化的结果。一方面,非洲的战略价值正持续凸显,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将达4.2%,年轻的人口结构与丰富的资源储备使其成为全球经济新增长极。另一方面,美国的持续缺席已丧失此前的威慑力,其奉行的单边主义行径遭国际社会广泛批评,而中国等大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守成为维系峰会共识的重要支撑。

![[快讯]董明珠回应格力电器只做空调争议 专注胜于形式](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26/021238571.jpg)

![[快讯]G20“破例”让美国“破防” 没有美国,共识更强](http://cn.gzbj58.com/file/upload/202511/25/00340769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