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志愿者亮相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法语专业志愿者柴德超在新闻中心热情地向访客介绍了一位特别的同事——“小柒”。这是一位来自中国辽宁省的交互式人形机器人,能流利使用中、英、法三种语言,成为峰会的一大亮点。小柒不仅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还成功解答了几乎所有咨询,其中包括为加蓬记者推荐中国美食并详细教学,让该记者兴奋不已。
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以“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强调科技、绿色与节俭的办会原则。新闻中心内的科技互动展示区备受瞩目,参与者可以体验AI技术生成个人播报员形象,选择不同语言和北京特色背景。一位非洲记者在体验后兴奋地表示要将自己“会说中文”的视频带回家乡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曹飞在非遗互动展区介绍了景泰蓝文化,其深厚的知识底蕴赢得了参观者的专注聆听。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许多志愿者事先进行了充分准备,包括学习相关历史和语言技能。据统计,共有7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布在69个岗位上,其中新闻中心的313名志愿者精通六种语言,多语言人才占比超过30%,并且都具备志愿服务经验。
峰会前,志愿者们接受了全面的培训,涵盖从通用知识到岗位技能的各个方面。此外,毛笔留言活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记者参与,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峰会的美好祝愿和深化合作的期望。
志愿者们扮演着文化交流的桥梁角色,他们与各国来宾紧密互动,传递着中华文化的韵味。“在未来几天里,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以各自的专业能力,诚挚迎接每一位远方来客。”曹飞如是说,展现了志愿者团队的热情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