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抛售美债并购买黄金,这并非简单的跟风行为。近期,黄金价格飙升,商场金店人潮涌动,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央行的大规模操作。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到289吨,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央行单季就购买了85吨黄金。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还减持了1200亿美元的美债,将其持有量降至近十年最低。
这种一抛一买的行为,并非短期投机,而是出于资产安全考虑。美债受汇率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大,而黄金作为“硬通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值。这类似于家庭选择存现金还是存金条,前者可能贬值,后者则更为稳健。
然而,普通投资者不应盲目模仿央行的操作。央行有庞大的资金和专业团队支持,普通人如果盲目跟进,可能会陷入困境。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购买黄金时需谨慎,避免走入“伪投资”陷阱。
许多人认为购买金饰是投资,但实际上这只是消费。例如,一个朋友在2024年底花1.2万元买了个金镯子,今年想变现时,金店只给9800元。这是因为金饰中包含了加工费、品牌溢价等费用,在变现时这些费用都不被计算在内,而且金店还会扣除损耗费,最终导致亏损。
真正适合投资的黄金产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的实物金条,溢价低且变现方便;另一种是黄金ETF,门槛低、流动性好,通过股票APP即可操作。纸黄金虽然比金饰靠谱,但不能兑换成实物黄金,只能在账户里买卖,极端情况下安全性不如实物金条或ETF。
关于黄金未来的走势,短期内黄金仍会受到避险情绪推动,如地缘冲突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不可能一直上涨,总会有回调的时候。因此,普通投资者应采取稳健配置策略:
- 不要全仓投入,只用闲钱购买,比如每月拿出收入的5%-10%来配置黄金。 - 优先选择黄金ETF,其次是金条。ETF门槛低、流动性好,当天买当天就能卖;金条适合有长期储存需求的人,但要注意找正规银行购买,避免买到假货。 - 避免追高,等待价格回调后再入手。当前黄金价格处于高位,可以先准备好资金,等价格下跌10%-15%再买入,这样风险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