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最近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AI已经掌握了高级修辞技巧。今年夏天,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质疑知名文学刊物刊登疑似AI作品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一个名为“反AI诗歌联盟群”的群体率先扛起捍卫纯人工文学的大旗。随着关注度增加,这场对峙逐渐从单方面的质疑变成有来有回的争论,被点名的杂志社纷纷站出来回应并表明立场。
有人浑水摸鱼,也有人趁机登上文学舞台。吴焕唐是“反AI诗歌联盟群”的创建者,他发现一家三口频繁在征文获奖名单中出现,经分析研究,判定他们的作品“AI浓度”极高。吴焕唐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质疑,但文章很快被投诉下线。对方改名换姓继续投稿,吴焕唐感叹:“没有‘火眼金睛’还真难以识别。”
吴焕唐是个90后的诗歌爱好者,早年有过一些发表经历。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读一首好诗”目前有3万多粉丝,自建的诗友群也有近300人。最初他是分享好诗,但后来变成了反抄袭者,重点关注文坛上的抄袭现象。今年年初,多个人工智能工具普及后,到了夏季,人类已经能熟练使用AI进行诗歌创作。吴焕唐认为,AI作品已在多个刊物上占有一席之地,挤压了创作者的生存空间。
吴焕唐表示,反AI比反抄袭难得多。抄袭容易证伪,而AI文学是一个新事物,没有标准、没有定义,且在不断发展。今年夏天,随着AI诗歌悄然“上桌”,“读一首好诗”公众号发文频繁。多家知名文学杂志发布声明称,谢绝接受AI生成的任何文学作品来稿。